無菌隔離器漸受歡迎,行業標準制定迫在眉睫
在過去的30年中,隔離技術在制藥行業逐漸得到推廣,使制藥行業的生產技術有了巨大的變革。制藥行業采用隔離器操作技術主要有2個目的:一是保護產品免遭來自環境的污染,包括操作人員的活動所帶來的污染;二是保護操作人員,使其避免受到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和有毒物質的傷害。最初隔離技術引入制藥行業是從實驗室的無菌測試開始,并逐漸推廣到了大生產過程中。另外,隔離技術還用于最終產品質量控制的常規檢測方面,如無菌測試等。實現隔離操作的設備主要有限制進出屏障系統(RABS)和無菌隔離器(Isolator)。
與傳統的無菌室相比,無菌隔離技術具有一系列優點:
其中,隨著新版藥典的實施和新版GMP要求的不斷發展完善,無菌檢查離器日益受到了國內制藥企業的關注。值得注意的是,2015年版《中國藥典》增加了《9206 無菌檢查用隔離系統驗證指導原則》,這是中國藥典首次提到隔離器,隔離器在藥品無菌檢查中的應用已經成為趨勢。
進口無菌隔離器價格較為昂貴,基本在五百萬人民幣左右,而國產無菌隔離器雖然價格低廉,但行業還比較混亂,據儀器信息網編輯獲悉,國家藥典委員會正在研究相關行業標準,有望近日出臺。